治疗抽动症,6个建议送给家长

时间:2024-08-29 09:17:52

抽动症(Tic disorders,TD)又叫抽动障碍,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motortics)和(或) 发声性抽动(vocaltics)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

抽动症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抽动形式: 是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与其他运动障碍不同,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且非持久地存在。例如:

面部肌肉抽动: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躯干部肌肉抽动:挺胸、扭腰、腹肌抽动;

上肢抽动: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喉部肌肉抽动: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抽动症病因和治疗

抽动症目前病因还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等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常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加重症状。

抽动症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的儿童疾病,部分儿童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年龄的增长这些情况会得到改善,也有部分儿童抽动症会持续到成年,因此家长也不能忽视治疗。治疗要注重综合性,既要针对抽动,又要注意伴发的行为障碍,强调多学科治疗相结合,注重治疗的个体化。

家长如何帮助抽动症儿童

1、使用有效的治疗方式

抽动症对儿童身心都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家长不可小视。相比西药副作用大,断药会反弹。中药健脑止动汤对症治疗,无毒副作用。

2、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和病因

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抽动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并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此病的病因迄今不明,调查发现抽动障碍的患儿往往与心理因素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关,部分患儿往往在感冒后症状加重。针对此原因,父母需要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对孩子采取指责、谩骂等方式,另外在患儿感冒时由于抽动症状加重,可配合服用治疗感冒药物使症状减轻。

3、保证生活平稳规律

帮助患儿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养成按时睡眠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疲劳、过度兴奋、情绪紧张。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或看恐怖或刺激性影视剧,这些都会加重抽动。

4、提供合理饮食

家长们要注意患儿应忌食这些食物:包括胡椒、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食物;油炸类、动物油等油腻食物;可乐、浓茶、咖啡、巧克力、功能饮料等含有咖啡因、兴奋剂及带色素的饮料;方便面,膨化食品等含有防腐剂的食品;这些食物都可使症状加重。还有一些饮食如海鲜、食用色素和添加剂、富含色氨酸等食品也可诱发抽动或使原有抽动症状加重,饮 食上尽量注意。

5、争取患儿的配合

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康复非常有利。劝告孩子不必为此感到自卑、自责,正确对待同学的讥讽和嘲笑,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6、可根据情况告知与孩子密切接触的人

如果老师、亲戚、同学等与孩子经常接触的人,了解了孩子被疾病所困扰的情况,就不会再批评指责孩子,而会对患儿更加包容和理解。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病耻感和焦虑感,对孩子的康复会有积极作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