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疆界:政府的形成与职能

时间:2024-09-08 09:02:50

01.社会架构约束了政府权限疆界

民众在对公共资源侵占行为中会获得利益,但是这蝇头小利会让普罗大众逐步陷入苦不堪言的败坏社会生态环境中,以致于普罗大众最终无法忍受。

为改变着这一被动生存环境,民众会自发组成团体、组织,以维护各自利益不受侵害。

民众由蛮荒而来,民众最初的认知中并无政府,民众会自发组成团体、组织并让渡权限,以让其所处的世界稳定有序。

从社会架构层次特征来看,“人→家庭→团体、组织→政府”的社会架构层次在不同地区,这种层次架构会略有差异。在不同时代,社会架构层次是变动的,是交错的。

无论这种架构层次如何复杂、演变,都改变不了一个客观事实:普罗大众很少的会直接与政府打交道,而是借助于团体、组织与政府交往。

随着民众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团体、组织的能力已不足以满足民众对秩序生活的需求。团体、组织结成联盟或是组成政府,就变得理所当然。

民众把权限让渡给团体、组织,然后才是代表民众的团体、组织会把权限让渡给政府。

无论承认与否,政府与民众之间间隔着一座桥梁。客观上说,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政府的权限来自于民众权限的让渡,但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隔阂你不能熟视无睹。

尽管政府也会努力宣传,试图拉近自己与民众的亲切关系。但是利害关系却是最为客观、基础的决定。由于民众与团体、组织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民众对团体、组织的认可度会更高。

代表民众的团体、组织由于其与政府的关系更为直接,在对政府的认可度上,团体、组织对政府的认可度是远远高于民众的认知。

02.政府的天然职责

政府的权限来自于团体、组织权限的直接让渡,在很多时候,通常可以认为政府是团体、组织的集合体。

政府的天然使命是保护民众各自的权限不受他人侵害,并替代民众维护公共社会秩序。

民众对组织、政府是寄予期望的,是有需求的。民众期望政府尽可能少的占用民众权限,也会尽可能少的把权限让渡给政府,同时又期望政府公平、公正、强力、高效的行使组织、政府的职能。

组织、政府为了行使其职能,满足民众的期望,会尽可能多的占用民众权限,以获取更多的物资、财富资源调度,以维持组织、政府职能执行力的强力、高效。

民众与组织、政府相互依存,却又存在天然的竞争关系。民众尽管会让渡权限,但是又期望保留足够多的自由。

当组织、政府的权限过少时,组织、政府职能的执行力、效率就会减弱,民众的生活就会混乱,因为组织、政府尽管职能明确,由于政府可调度资源的匮乏会让其提供给民众的保护能力大打折扣。

组织、政府为了更好的满足民众的诉求,它就会制定各式各样的规则对民众的权限给以约束,来行使自己的权利、职能。

当民众把权限让渡给政府,政府获得的权限是如此的大,以至于任何单一的民众再也没有能力对抗公权。

当组织、政府的权限过大时,民众的自由、民主、独立就会受到压制,民众由于权限的不足就会对组织、政府有过分的依赖。甚至于组织、政府与民众就会对立,民众会对损害组织、政府利益的行为会漠不关心,并认为理所当然。

由于权限的不足,民众不会自找麻烦

因此,一个高效强力的政府,应该既要保留足够的权限,同时又要给予民众合适的自由,政府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让民众对这个国家、组织抱有足够的认同。

民众的认同感,是一个政权、组织存在合法基础。

民众的需求五花八门,对同一个政权民众会有不同的认知度。有人是这个政权的坚定支持者,民众会乐意于付出,来维护一个政权的稳固存在;而有人却是只是生活于这个环境中,对这个政权的生死存亡漠不关心。

03.公权与私权的博弈

组织或政府被民众赋予了生命、权限,其所调度和利用的资源是民众创造的,民众是组织或政府生存、发展的根基。理性的认知,政府的权限属性是公共的,是用来维护民众的私有权限不受侵害。

政府的权限,却被具有精致利己的民众所掌握、执行。民众会假公济私,并会为一己之利有让公众陷入无尽麻烦之中的意愿。

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组织或是政府,被生命体赋予了与之禀赋相似的认知特征,由民众所组成的群体既是集体的,也具有非常个人化的行为诉求。

对于政府而言,当它被民众赋予了生命之后,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个体,努力活着是其最基本的权利。因为在它出生的那一刻,它体验到生的快乐。

民众天然的精致利己被组织或政府无差别的全盘接受,组织或政府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的利害关系是衡量一切的核心标准。为了生计,在必要时刻它并不会顾及普罗大众的生存与否。它会动用它可以调动的资源以维持其生命存续,至于责任、义务、廉耻皆会弃之不顾。

也就是说,人作为单独的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一切持质、秉性皆会为政府所继承拥有。高大上的政府竟也人类的优点与缺点并无二致,组织或政府天然的缺陷,与民众的认知如出一辙。

权力在经历了民主的低级阶段,就走向了集权专制。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组织、政府的权限被逐步的私有化。对于政府而言,由于政府掌握了过多的资源,普罗大众仅就个人而言己无力对政府构成威胁,政府的权限被无限的放大。当缺少足够的外在约束力时,政府就会无限制的侵占公共资源。

权利在公、私之间博弈,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左右着民众的认知。

政府权限属性在民众的自私自利中被私有化,并被认为理所当然。民众的自私自利让自己在权限属性认知上,倍受煎熬。

伟大的文明由公元前221年至今,在近2200年之间历经众多政权动荡变迁,民众始走不出权利私有化的困顿。

二十四史对于民众而言,并不是那么光彩的事情,只是平白增添了几次被砍头的机会而已。

但是,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冠冕堂皇的普世价值得以保留,被继承和传诵。

尽管拥有权力的一方在政权的建立与维持阶段,会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为了获得普罗大众的认同,丑陋的泥胎也需要金粉修饰。

民众用华丽的言语编织成花环,敬献给坑脏的社会现实。普世价值一文不值,却又成了一个种族、民族得以延续存世的维系,并成为了约束私有权限的最后一点希望。

04.有限的公共资源是政府权限的天然束缚

理论上,政府由于获得了足够大的权限,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组织能够抗衡公权。政府可以对所辖内任何人、任何组织施加干预。而客观事实是,政府却不能如此任性。因为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可调用的公共资源是有限的,政府是有自己职责的。

当政府拥有无限大的权限时,你就同时被赋予了无限大的责任。

在时间的排他性面前,单一时点上,民众创造的价值是有限度的。

造物主给了民众足够多的时间创造财富,却又让财富随时间灰飞烟灭。

这个世界中,民众尽管可以通过提升劳动生产力水平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当某一物体的价格便宜时候,民众就不爱惜,并会大肆浪费。聪明的造物主为改变这一行为,他给予了物质短暂的保存期限,让民众始终处于辛劳之中,始终处于饥饿的状态。

在当今这个时代,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最终我们并没有获得极其富有的体验,反而是对钱财有着无限的渴望。当我们自认为目前的生活水平较之于以往社会有了极大的改变,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或是自然伤害仍然让许多人生活窘迫,甚至于身不由己。

政府尽管可以无限制的扩张其权限,但是民众创造的公共资源量是政府权限的天然界线。

尽管社会公共资源是有限的,而民众的诉求却是如此之多,似乎永无止境。民众的诉求五花八门,成本低廉。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发展面前,仅靠政府的公共权力支撑,显然是不够的。对于政府而言,民众的诉求或合理或荒诞不经,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权限在民众与政府之间既相互竞争,又需要相互谦让。

民众的诉求有其合理的一面,对于合理而又顺应时势的需求,当政府又没有足够的资源给以支持时,这就需要政府将其权限适当的归还给民众,以维护社会整体的茁壮发展。

政府作为社会资源的使用者与看护者,既要让有限的资源不被人为侵吞,也不能让财富资源浪费、空耗,如何让财富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是个性命攸关的问题。

大一统帝国末年,诸如秦朝末年、东汉末年、唐朝末年、元朝末年、明朝末年、清朝末年,天灾人祸,社会生产力被破坏,民众创造的价值已无法维持整个帝国的正常运转,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最基本的生存发展的权限被剥夺,这个政府存在基础就荡然无存了。

对于民众而言,约束力是如此的多,以致于你在任何的时间段都不能为所欲为。

当民众对政府给予厚望时,有限的社会资源往往会令人失望。

05.谁是政府的敌人?

在人类构建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如果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尽管它生命力旺盛,并拥有强大的权力。但是它仍然要面临与普通民众并无二致的窘境。

其一,没有谁会被永生,始皇帝的称谓本身就是一个讽刺。

尽管每个王朝都期望自己的政权永固,但是历史并不这样认为。时代的进步变迁,会让政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其二,外在的自然灾害会在突然间改变一切。

尽管这样的历史事件,很少发生。但是远古留存的传说,让我们对此并不能熟视无睹。

楼兰湮没于黄沙之中,庞贝定格于火山喷发的时刻,沉没于汪洋大海的亚特兰提斯成了科幻源泉。

其三,外在的政权虎视眈眈,民众施加暴力攫取他人财富的行为似乎与生俱来。

其四,历史的更新换代,民众的认知会在潮流中荡涤一切。

在历史的前进过程中,能为民众可传承继承的东西并不多。无论过往的历史多么辉煌,不堪,民众更在意于当下的客观体验。一切前人创造的东西,一切大自然的创造对于当下的民众而言,没有任何东西不可被抛弃。

1912年,帝制被推翻丢进了垃圾堆。民主、共和深得民心,任何捡起黄袍加身的行为皆被时代潮流所荡涤一空。

除却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巨大阻力,民众真正的敌人往往是他自己,同样的除却外在的客观因素,政府真正的敌人在很多时候也往往是政府本身。

对于政府而言,一旦它不能很好履行其职责,与民众关系更为亲近的组织或是团体就会壮大,政府的权限将被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