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哲宗时代的《天龙八部》,到清朝乾隆年间的“飞狐系列”,金庸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作品编织了一个完整的不断传承的武林,甚至在某些情节设定上颇具史诗感,如《天龙八部》中的宋辽大战,《神雕侠侣》中的襄阳大战,还有《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徐达抗击蒙古的故事。
但很奇怪,为何除了一部短篇的《越女剑》之外,金庸就再没写过北宋哲宗时代之前的故事?不可否认,武侠故事的多数情节都是编出来的,既然是编,又有何不可写的?比如《天龙八部》中就留下了不少关于武林前辈的事情尚未解答,若有一部《天龙前传》来交代那些故事,读者一定买账,可金庸为何不写?
(高人剧照)
带着这个疑问,不妨重新翻开原著,答案可能已经藏在里面。
一、金庸笔下的武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天龙八部》的故事结尾其实是开放式的,对于多个角色而言都是如此,比如段誉后来当了四十年皇帝,却不知为何选择了出家,虚竹后来与梦姑退隐江湖,逍遥派和灵鹫宫又是如何消亡的?还有大恶人段延庆,最终不仅平白多了个儿子,还没有得到任何惩罚便退隐了,所以金庸还有大把故事可以写,不过这些故事应该归类在《天龙续集》中,而笔者要讨论的则是《天龙前传》。
若金庸要写一部《天龙前传》,又有哪些人物的故事值得去写呢?答案很简单,至少有这么两位高人的故事十分惹人眼球,一是少林派的扫地老僧,二是逍遥派的祖师逍遥子。
(虚竹剧照)
扫地僧究竟是谁?他四十多年前为何在少林出家?读者一概不知,只知他一登场便对“天龙四绝”来了一次降维打击,他的武学境界实在是高,他的存在诠释了何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相对于“机械降神”的扫地僧,那逍遥派祖师逍遥子的故事似乎更值得挖掘,逍遥三老尚且神通广大,作为他们的师父,逍遥子自然是更强了,那他的故事自然也是十分精彩的,可金庸为何不将其展开来说?
二、神秘的逍遥派,去向不明的逍遥子
逍遥派是个隐世门派,事实上书中大多数关于逍遥派的剧情与主线剧情是相对割裂的,甚至你会发现除了丁春秋和虚竹之外,逍遥三老与其他主要角色的关联少之又少,他们的故事完全可以单独拿出来写一本书。
不过逍遥三老的那点爱恨情仇在书中是交代清楚了,让人觉得神秘的是他们的师父,也就是逍遥子。
金庸在逍遥子这个角色身上花费的笔墨并不多,不过书末提到他前去不老长春谷寻找“神书”的剧情却很难不引起读者注意。
(无崖子剧照)
原文道:“不老长春谷里本来有部神奇的书,教人怎样长生不老,现今这部神书给一个叫什么‘逍遥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饮了可长葆青春的一道泉水。那两个采燕客说,谷里偶然会有人拉着大松树上的长藤,荡出谷来,但出来之后就回不去了。出来的人脸白唇红,年轻美貌得很,不过在谷外住不了几天,黑发就转雪白、背驼身缩、满脸皱纹,几天之内就似乎老了一百岁,再过几天就死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一个事实,逍遥子是夺走了不老长春谷里的“神书”,继而得到了谷中那不老长春的秘密,如同一个修仙之人一般,怕是能长生不老了。
如此一来,逍遥子这个角色便已是有些脱离武侠的范畴,直逼“修仙”境界了,的确是不适合加入武侠的故事中,然而他的师父可能比他更离谱。
三、逍遥子的师父,数百年前的高人
逍遥子的师父是谁?作为逍遥派的祖师,难道他不是无师自通吗?一派之祖当然有可能是无师自通的,但即便是张三丰这种现象级的宗师也曾接受觉远传经、杨过传功,所以逍遥子只怕也不例外。
咱们首先弄明白一件事,逍遥派和灵鹫宫是什么关系?多数人会说“灵鹫宫是逍遥派的分支”,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灵鹫宫与逍遥派本就是一体的,而且灵鹫宫才是逍遥派原本的大本营,无崖子移驾聋哑谷不过是为了躲着丁春秋而已。
(梅兰竹菊剧照)
在灵鹫宫的石壁上刻着不少精妙的武学,梅兰竹菊说过,童姥交代过她们,要四十岁之后方可修炼石壁上的武功,后来她们在虚竹的带领下贸然修炼,结果没一会儿便头昏眼花倒在地上,虚竹之所以能修炼,那是因为他身上有逍遥三老的内力为根基。
换言之,要修炼灵鹫宫石壁上的武功,门槛极高,就连童姥自己也未必能参透,当年逍遥子之所以寻找不老之方的原因恐怕就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参透石壁上的武功,既然逍遥子的武功源自那石壁之上,那在石壁上刻下武功的人自然也就是他的师父了,那人是谁?
关于那灵鹫宫的旧主,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她们说石窟中有数百年前旧主人遗下的图像,这些地道、石窟建构宏伟,少说也是数十年之功,且耗费人力物力极巨,当非灵鹫宫中这些婆婆姊姊们所能为,多半也是旧主人所遗下的了。”
(天山童姥剧照)
数百年前的高人,那高人竟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创出诸多后来被逍遥派高手所使的武功,而后世高手却要有四十年功力后才能着手去修炼,可见这武功之精妙。
逍遥子尚且是有了近乎“修仙”的实力尚可触及那些武功,那他师父,也就是灵鹫宫的旧主该强到何种地步?着实不敢想,也没必要想。
金庸不写《天龙前传》的原因已浮出水面,根据多数人认可的“武林退化论”来看,再往前的时代,所谓的武林高手的确是近乎“修仙”的存在了,那便偏离了武侠的范畴,的确不符合金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