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等人,一般不会直呼其名。一是为了表示尊重,二是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故多用生僻字,不好读。因此对古代帝王的称呼,往往将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等因素联系在一起。
相信很多人曾有这样的疑问,汉魏南北朝称呼皇帝为“某某帝”,怎么到了唐宋就变成“某某宗”了呢?其实这是谥号和庙号的区别,也是古代帝王最常见的两种称呼。
一、谥号
谥号是指古代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选择用一两个字给他做一个盖棺定论式的评价。例如隋炀帝的“炀”,就是他的谥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并不是帝王专用,一些士大夫和学者也可以享有谥号,如岳飞的“武穆”。
谥号始于西周时期,到了秦始皇时,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将其废除。西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直到周厉王因为暴政被谥为“厉”,“恶谥”才开始出现。北宋时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美谥包括: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是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慈惠爱民”的德政;“武”表示具有“克定祸乱”的武功或“刑民克服”的法治。
平谥包括:怀、悼、哀、闵、思、殇,多表示同情的意味。如:“愍”表示“在国遭忧”、“使民悲伤”;“思”表示“外内思索”、“追悔前过”。
恶谥包括:厉、幽、炀、灵、荒,即批评、否定的意思。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去礼远众”;“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
唐代之前的帝王,大多以谥号称呼。汉代推崇以孝治天下,除了两位开国皇帝刘邦、刘秀的谥号是“高”和“光武”,其他皇帝的谥号都是孝加某字。比如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简称汉武帝。
二、庙号
唐代开始,皇帝的称呼变成了某某祖、某某宗,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严格参照谥法,但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宣宗、景宗有功有过;玄宗、真宗为人好玄虚;僖宗昏庸腐朽。
唐代以前,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庙号。一般帝王死后会建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后会迁到太庙合并祭祀。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比如西汉正统十二帝,只有四位拥有庙号。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文帝)、汉世宗刘彻(汉武帝)、汉中宗刘询(汉宣帝)。帝王的全称应该是庙号加谥号加皇帝,所以我们在书中经常听到有人称刘邦为“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其实是一种不严谨的尊称。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美谥泛滥,唐高宗即位后,武则天提出李世民的谥号“文皇帝”不足以显示他的伟大,更无法体现李治的孝心。李治于是给自己的父亲加谥“文武圣皇帝”。李世民从“唐文帝”变成了“唐文武圣帝”,称呼起来显然不太方便。此后的历代皇帝,又不断的把谥号升级,加入各种好字好词。让谥号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浮夸,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是“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这就使谥号彻底失去了评价功过的作用。加之从唐代开始,无帝不“宗”,于是人们开始用庙号来代称皇帝。
三、年号、尊号
明清时期逐渐开始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汉武帝首创。我们熟悉的贞观、康熙都是年号。一般情况下,先皇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第二年才会更换年号。很多皇帝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不同于之前的皇帝,明清两朝皇帝即位后很少更换年号,除复辟的英宗朱祁镇使用过两个年号外,其他均为一世一元制,因此年号便成了明清皇帝的代称。这就是万历帝、崇祯帝、乾隆帝等等的来源。
除了谥号、庙号、年号,古代帝王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称呼法,就是尊号。尊号是指古代尊崇帝、后所上之称号。生前死后都可以加尊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武则天其实就是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