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董梁沈新项目成功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数字高速”认证工作,隧道智能建造也取得新进展。

董梁沈新项目积极落实山东高速集团《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紧扣“数智融合”主线,全面推进设计、建设、运维全过程的数字化建设,形成了覆盖全链条的数据体系与标准化交付机制。通过广泛应用BIM、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项目在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各领域实现了工程进度可视化、质量状况可追溯、运维决策智能化,为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数字化发展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
据了解,该项目大洼村隧道作为智能建造试点,按照全套大机配备、探索远程操控等基本原则,自3月底进洞作业以来,隧道步入机械化、智能化的全新施工阶段。通过推广应用双臂凿岩台车,实现单洞上台阶爆破钻孔人员配置由传统14人减少至3人,单循环钻孔时长缩短至3小时,工效提升25%,同时极大降低安全风险。应用三臂三篮拱架安装机,实现洞外预拼装与洞内装配的无缝对接,极大减少工人暴露在掌子面的时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作业风险。
目前,大机配套已累计完成右洞掘进33.6米,关键工序衔接效率显著提升。后续,项目将持续深化智能建造体系,推广应用钻注锚一体机、自动挂布台车、智能喷淋养生台车等专业设备,构建涵盖开挖、支护、衬砌的隧道全工序机械化闭环。
下一步,董梁沈新项目将深入落实山东高速集团“九个再突破”要求,持续深耕“数字高速”建设,聚焦“隧道无人化、少人化”目标,形成可复制的隧道智能建造施工指南,为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山高智慧”。
记者:柴颖颖 编辑:刘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