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将解读(浅论三国曹魏八大猛将)

时间:2024-12-28 17:47:55

曹魏的谋士集团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顶尖的存在,武将集团虽然也称得上将星如云,但要是放在历史长河里就乏善可陈了,从曹操起兵到曹魏终结数十年内,仅张辽和邓艾进入武庙。

这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强势统帅,行军三十余年,无不亲征,限制了将领的发挥; 另一方面在于三国鼎立格局形成后,三方进攻战多以失败告终,本文就来介绍一下,曹操到曹芳时期,独立指挥军队攻城略地将领的排名吧。

夏侯渊:

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率军西征,一路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斩阿贵、降千万,不但打下了整个凉州,还迫使羌氐臣服曹魏,三国时代独立带兵开疆拓土第一人,不但胜过其他曹魏将领,在整个三国时代所将星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基本上整个三国时期,非君主却能独立带兵打下地盘最大的将领,就是夏侯渊了。

夏侯渊

司马懿:

作为曹魏四朝元老的司马懿,在曹叡时期开始领兵,于太和四年(230年)伐蜀之战攻克新丰县,此后多次与诸葛亮对峙,未失寸土。 景初二年(238年)。

司马懿

司马懿率军四万北伐辽东公孙渊,经过百余日的奋战,斩杀公孙渊父子,平定辽东。 司马懿之所以能在与曹爽的斗争中夺权成功,固然是他能忍,功勋足够大也是关键因素。

曹真:

黄初二年(221年),治元多、卢水、封赏等在河西反叛,曹真都督西部诸军前往讨伐,此战大获全胜,真正控制了河西四郡,控制河西四郡以后,西域臣服曹魏,曹魏领土一下子增大了120万平方公里……但西域那些地方控制很薄弱,所以地图开疆的意味更大,不如凉州这种实打实的战略要地。

曹真碑拓

毌丘俭:

毌丘俭是曹叡的心腹爱将,于景初二年(238年)随司马懿北伐辽东公孙渊,在司马懿斩杀公孙渊父子撤退后,毌丘俭留下做扫尾工作,相继平定带方、乐浪、玄菟等地。

正始六年(245年),毌丘俭在二征高句丽之战中,兵分两路,一路由命玄菟太守王颀北上寒地,夺取高句丽北部地区,搜捕东川王。

一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率本部郡军南下朝鲜半岛,攻打高句丽的附属国不耐等濊貊种落,将东汉初废弃的临屯郡故地再次纳入版图。 此战毌丘俭是主帅,因此战功首归于毌丘俭的统筹全局。

夏侯尚: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夏侯尚利用刘封、孟达闹矛盾期间,挥军攻打上庸,孟达投降,刘封逃跑,攻下了上庸,共计三郡九县足以排在第五了。

夏侯尚

张辽:

有不少人黑张辽是冲锋队长,其实张辽是曹操时代少有的独立带兵攻下过城池的将领,仅次于夏侯渊。

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颖,封都亭侯。

公孙度曾经派遣麾下将领柳毅越海夺取东莱郡诸县,张辽独立带兵攻下了这些地区,将柳毅驱逐回辽东。 后张辽又带兵攻打刘表,竟能在刘表眼皮底下攻占江夏北部诸县,可见张辽确实是统帅之才,可惜未能得到更多的展现机会。

刘茂、弓遵:

这两位没什么知名度,官职也是本文所举的众人里最低的两位,但这两位太守在毌丘俭两征高句丽后,以乐浪、带方为跳板,继续经营三韩之地。

由于史料不详,无法知道具体时间,当时刘茂、弓遵合带方、乐浪、新地三郡之军力,在弓遵战死的代价下,攻灭了三韩王国(辰韩、弁韩、马韩)中最强大、最傲慢的辰韩。

将其纳入带方郡,并接收上述地方居民的户籍、赋税、劳役。 此后牟韩、马韩亦纷纷请服,不敢再叛。 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的实际统治版图、控制力度达到了空前的巅峰。

景初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诸韩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其次与邑长。 其俗好衣帻,下户诣郡朝谒,皆假衣帻,自服印绶衣帻千有馀人。 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 时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