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梁,我今早在门口跌倒后,你是不是捡到我的钱了?”
“我哪里见到过你的钱了?从早上到现在我都没有挪动过地方。”
“哎呀,这就把人害死了,300元钱带过(靖远方言)就不见了。”
“多少?明明是150元,哪来的300元?”
“你不是说你没见吗?你抓紧给我掏出来!”
“……”
3月23日,在位于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高崖村的一处平房院内,“戏精”老梁和雷老板再次“上线”。面对“雷老板”的强势与大智若愚,“老梁”再次“中招”,最后不得不承认捡到了对方150元钱的“事实”。
近三年来,已入不惑之年的“老梁”和“雷老板”彻底放下了手中的锄头,转向了短视频的创作与拍摄。在他们推出的270多条视频里,夫妻俩用写实又不乏艺术夸张的土味演出,不断收获各平台网友关注,也悄然改写着自己的人生“剧本”。
创业夫妻爱上“段子”
“没办法,谁叫咱太喜欢这个了!”说起走向拍短视频之路,今年45岁的老梁兴致勃发。
老梁本名梁占平。为了生计,他在村上办过快递店,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早出晚归打拼了10年。“那时候,每天早上要早早开车到县城去拉运快件。回来后,接着要登记,要派件,一直忙到晚上才能回家。”老梁说,“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真不多。”
媳妇雷锡荣看他辛苦,不顾老梁再三劝阻在村上租房开了一家裁缝店。老梁不看好这营生,但又拗不过媳妇,便在口头上称她为“雷老板”,多少有点无奈的意思。就这样,不到一年,裁缝店因为没生意关了门,但“雷老板”这个称呼却被老梁延续了下来。叫得久了,“雷老板”本人也习惯了。后来,两人自然而然地将对方的称呼当作了网名。
“我的第一个段子是2022年5月19日发的,名字叫作《单身狗的520》,全长1分07秒,属于快板说唱形式,没想到在抖音上浏览量达到了3580多个,点赞103个;快手上浏览量4410多个,点赞97个。”老梁说,这一“成绩”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和信心。
从那时起,老梁便开始坚持每一两天更新一个“段子”,内容也从前期的模仿他人作品逐渐向自我创作转变。至2023年底快递店转手他人后,两人彻底干上了短视频这一行。老梁给自己定位“搞笑博主”,用靖远方言本色演出,表演家庭生活琐碎。或许是一地方言自带亲切光环的缘故,老梁“靖远方言”版段子推出后,受到越来越多天南海北老乡的关注。截至目前,他不仅成了本地的“红人”,其名下的几个视频号粉丝量均超过了五六万人。
农家小院里的“追梦人”
家中的瓦房是夫妻俩拍摄的主阵地,两部手机和一个三脚架则是他们拍摄的基本装备。老梁推出的每一期视频基本上都是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剪。在拍摄过程中,老梁总是对两人的台词、剧情的设置、拍摄的角度以及情绪的把控、音乐的搭配等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相互商量,力争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达到预期的艺术渲染效果。
老梁说,自己从2018年就已经在开始谋划人生的第二个职业。那几年,婚庆视频拍摄和剪辑比较受欢迎,于是他就利用开工前和收工后的时间在网上报名学习了专业的视频和图片剪辑课,每天至少坚持学习七八个小时,结果技术学到手了,市场却不行了。2022年5月,他费心费力给别人剪辑了5个视频,由于没有经验,有两个人在收到他的视频后,不仅没有付费,反而将他直接拉黑了。一气之下,他才有了自导自拍短视频的念头。
拍摄短视频后,一段时间内饱受村邻的非议,但老梁两口子还是坚持了下来。随着“老梁雷老板”视频的走红,曾经那些怒其不争的面孔都已经变成了和颜悦色的笑脸。“如今他们都知道我们在拍段子,已经司空见惯了。”说起这些,老梁一身的轻松。
短视频的背后其实是生活
老梁说,自己的短视频主要是围绕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的矛盾点,以及对人性的感悟和理解而创作的,能让其他夫妻在笑过之后学会反思,学会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人这一生父母迟早会走,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会离开我们,留在身边的一直是我们的另一半,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另一半呢!
也有一些根据网络上和书本上的一些故事创作的一些教化世人、尊师重孝的作品。“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人这一生谁的都不欠,只欠父母的……”老梁说,他愿意以自己的微弱之光启发他人孝顺父母,让更多的人理解父母之苦、育儿之难,不要等到父母走了以后才知道珍惜。还有与一些单位合作开展的公益宣传活动,反响较好。比如2024年11月13日与靖远县交警大队开展的“一盔一带”交通普法宣传,快手视频浏览量达到843万多人,点赞5.8万人,收藏、转发量均破万人。
老梁说,短视频的背后其实就是生活,但视频是视频,生活是生活,他俩很感谢每一个能“倾听”他们故事的人,也希望大家通过观看他们的短视频,生活变得更精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