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下城管巧打“创新”牌,疏导明湖“流量高峰”

时间:2025-04-08 18: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晓磊

清明节期间,大明湖畔垂柳拂堤与游人笑靥相映成趣,曲水亭街的手工艺品摊位前人头攒动,“湖畔雨荷”打卡点排起百米长队,奶茶杯、小吃包装让垃圾桶频频“爆仓”……面对激增的客流与精细化治理的双重挑战,济南市历下区城管局联合大明湖街道办事处创新机制,多维攻坚,以“智慧赋能 为民管城”为核心,即坚持城管执法原则和力度,又强调服务的柔性和关怀,积极探索城市治理的纬度和边界,探索出一条“流量景区”治理的新路径。清明节期间高效处理市容问题百余件,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35%,市民、游客穿梭于整洁的湖畔步道,在秩序与温情中读懂济南城市治理的“守护密码”。

全域巡查:日均步行3万步 24小时不间断保障

6日早上7:30,历下城管局大明湖执法中队队长姚甲志已经带队步巡一圈。身处最繁华的路段,提前上班已经成为他和队员们的家常便饭。从明湖路到百花洲,巡查完一圈要用一个多小时。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要走好几圈,队员日均步行超3万步。

“每逢节假日,大明湖路人流、车流均超负荷,巨大的人流量也引来各类摊贩在明湖路聚集,甚至堵塞多个出入口,对整体游园体验和出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姚甲志看来,维护好规范有序的景区环境,才能让大家玩得舒心。

大明湖执法中队开启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不打烊的执法保障

“我们中队实施定时、定岗、定人的原则,开启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不打烊的执法保障。”姚甲志说,一天下来,他们要在景区来回巡个好几遍。清明节期间,大明湖片区,街办组织执法中队、城管科、保安等30余人日夜轮换,24小时巡查重要路段,确保秩序井然。

智能监测:“自动识别”占道经营 队员3分钟到场

传统“人盯人”执法模式在节假日人潮中难以为继,历下城管依托“一网统管”智慧平台,构建“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全域化监管体系,通过实时监测“湖畔雨荷”等人流热点,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占道经营、垃圾堆积等异常情况,并联动执法队员3分钟内精准抵达处置。

历下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

此外,大明湖街道创新推出“路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景区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路长、执法队员及环卫人员,压实“责任到人、巡查到点”的精细化管理机制。结合“路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形成闭环。清明期间,该模式高效处理市容问题百余件,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35%。

温暖城管:首创“首违不罚” 推行“普法免罚”

“城市管理既要守住底线,也要传递温度。”姚甲志的这句话,道出了城管“721工作法”的核心。针对占道经营高发问题,中队提前研判风险点位,采取“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智慧监控”全天候覆盖模式,重点整治景区出入口、背街小巷等区域。

首次违规的摊贩在现场扫描“普法二维码”完成法规答题

首次违规的摊贩在现场扫描“普法二维码”完成法规答题

历下城管联合街道创新举措“首违不罚+普法教育”成为柔性执法的亮点。首次违规的商户或摊贩,只需扫描“普法二维码”,观看警示视频并完成法规答题即可免罚。清明节期间,摊主蔡女士因占道经营被查,通过参与在线普法学习免除了处罚。“指尖上的法律顾问”既降低了执法冲突,也让商户从“被动受罚”转向“主动守法”。这一模式使单次执法时长减少40%,商户纷纷点赞:“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执法队员孔燕介绍,中队结合“边走、边治、边宣传”模式,节前联合街道排查隐患,节中通过普法告知、错峰疏导化解矛盾。

环卫攻坚:增加清运专线 保洁延伸至凌晨

过节期间,垃圾清运压力陡增咋办?历下城管局大明湖环卫所推出“机械+人工+督导”三位一体的高效保洁作业体系,以精细化保洁应对过节“大考”。

保洁员在景区附近捡拾垃圾

凌晨5点,大明湖环卫所全员出动,25名保洁员分片包干,重点对大明湖路沿线、湖畔雨荷周边、曲水亭街、泉城路、宽厚里等人流较大的区域进行深度清洁。同时,根据人流量动态调整,保洁时间延长至晚上12点,开通垃圾清运“公交专线”,增加清运频次,确保垃圾“桶满即清”“日产日清”。

增加清运频次,确保垃圾“桶满即清”“日产日清”

“节假日期间,我们会加强现场督导,全力保障辖区环境卫生质量,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干净、亮丽的居住环境和旅游环境。”大明湖环卫所所长寇少滨表示。

从“智慧大脑”精准调度到“普法免罚”指尖触达,从环卫“公交专线”到执法者的脚步丈量,历下城管与街道联合创新试点,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肌理,将治理难题转化为民生亮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