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儿时的春天

时间:2025-04-09 23:39:00

【来源:石家庄日报】

00□乔通顺

小时候,我家住在村南,村南是条不宽的小河,河边是一片不大的树林。记忆中,在春天的清新祥和里,小河和树林是我们嬉戏游乐的最好去处。

立春过后,伴随着早春气温的回升,冰封了一冬的小河,开始焕发生机。在初春暖阳的照射下,从厚实刺眼的冰层下面偶尔发出“嚓嚓”的声响。大人们告诉我们,要开河了。我们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地挪到河心,用石块砸开一个小洞,然后一点点把河心的冰砸开。冰封了一冬的河水,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唱着欢快的歌曲。河水清澈得刺眼,河底的小石细沙纯净得让人怜爱;那河水已经不再冰凉刺骨,用手掬起河水,喝上一口,一丝凉爽甜蜜沁人心脾;河里的水藻不但没有被严寒冻坏,反而越发的绿了,那绿色从清澈的水底泛出来,透着无限的生机和娇嫩;成群的小鱼,似乎早已忍耐不住冰封在河底的枯燥与寂寞,争先恐后地游过来,把头露出水面,吐一个气泡,享受一下乍暖还寒的阳光。

惊蛰一过,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各种各样的小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悄悄地出来晒太阳。我们也从冬天的慵懒中渐渐地活跃起来,趁着春日的暖阳,迎着拂面的春风,看着舞动的柳枝,三三两两来到河边的树林。树下的小草已长出了新绿,偶尔有几朵小花在灵动地眨着眼睛,眼里满是笑意;树上传来鸟儿悦耳的歌唱,一两只小鸟不时地从树上飞下,落在沙地上,悠闲地晃动着脖子,懒洋洋地迈几下脚步,忽然又飞到另一处去了。我们畅快地在林中漫步,做一只柳笛,吹着不成曲子的调子,随手掐几朵小花,闻闻久违的淡淡的清香;日近中午了,我们感觉到了春日的燥热,解开厚厚棉衣上成排的扣子,脱下笨重的瓮鞋(棉鞋),光脚走在软软的细沙上,丝丝的凉意伴着痒痒的感觉,清爽的微风吹进胸口,顿感生命充满无限的活力和无尽的畅快。

坐在刚抽出柳叶的低矮柳丛下,被风吹了一冬的细沙,洁净而柔软。细沙上面,有很多不易被发现的细小圆点。听大人说,那是一种叫“老倒”的小虫子,住在里面。我们趴在柔软舒适的细沙上,终于找到了那小小的圆点。于是念着大人教给的歌谣“老倒老倒,往后稍(倒退)”,用手轻轻拍着圆点周围的沙子,那小虫子似乎听懂了我们的呼唤,也似乎感觉到了外面明媚阳光的温暖。大伙屏住呼吸,紧盯着小圆点周围的沙子,渐渐地一个土黄色的小小圆点,拱出了细沙,原来是小虫子的屁股。不知道是谁弄出了一点动静,那小虫子又爬进沙子里去了。我们只好再次唱起歌谣,再次轻轻拍拍细细的沙子。这次谁也不敢再弄出动静了,等了半天,终于等到它整个露出来,我们看到一个黄豆大小的圆圆的身体,把它轻轻放在手心,仔细看看,分不清哪里是身体,哪里是头部,只是看到了两只像针眼一样的小眼睛。小家伙在手心里快速倒退着,是那样的憨态可掬、乖巧伶俐,我明白了为什么叫它“老倒”了。春天的树林里,暖阳、新绿、小花、飞鸟、爬虫带给了我们无尽的乐趣。

时光远去不留痕,匆匆忙忙五十春。童年时的小树林早已不见了踪影,小河也已经干涸了好多年了。但是魂牵梦绕的小河和小树林却把生活的趣味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也支撑着我一直寻找生活的趣味,因为趣味才是求知成长的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编辑:闫艳丽

审核:冯金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