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观察|从“男人的世界”到退市抉择:金利来四十年兴衰折射中……

时间:2025-04-16 14:45:00

4月10 日,金利来掌门人曾智明签发多则公告,向投资者详细披露了私有化进度表。按照公布计划,7月2日金利来正式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曾几何时,一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如同嘹亮的号角,传遍内地的大街小巷,让金利来一跃成为高品质男装的典型代表。从1984年踏入中国内地市场至今,金利来的发展轨迹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商业史诗,深刻且生动地展现了时代变迁给服装品牌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股吧等平台上,网民对金利来退市有不同看法,有股民提到金利来业绩下滑,线下店铺和电商业务受冲击,在服装市场竞争中面临品牌形象老化、创新不足等问题,退市后或许能让公司不受资本市场因素制约,专注于制定长远战略来应对挑战。

“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成功出圈

上世纪 80年代,中国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人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品牌消费意识开始逐步觉醒。彼时国内市场上高品质的服装品牌极度匮乏。金利来作为首批进入内地的港资品牌,借助“港货”高品质的强大光环,瞬间就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金利来就这样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在国内市场,卓越的营销策略是金利来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名古屋夺冠后到香港进行表演,曾宪梓作为金利来的掌门人敏锐地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以十个月分期付款的方式赞助3万元获得转播权,在电视台投放金利来广告,这一举措使得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进入内地市场后,金利来在宣传推广上更是不遗余力,一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广告语,通过媒体广泛传播,深深烙印在消费者的心中,让金利来成为男士服装的首选品牌之一。

到了20世纪90年代,金利来已然成为内地成熟男装市场的领军品牌,连续15年跻身全国同类产品十大畅销品牌之列,其品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金利来随后逐步稳步拓展到皮具、男士饰物、西装、衬衫等全系列男士服装服饰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男装市场的稳固地位。1987年,金利来创新性地赋予各式领带新的含义,例如“斜纹代表勇敢,碎花代表体贴”等,这一创意引发了市场的强烈轰动,让领带不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服饰,更是成为了一种情感与身份的象征,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文化内涵。

电商迅猛崛起下的衰落

金利来通过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商场设立专柜、开设专营店等多种方式,构建了广泛而庞大的销售网络。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终端零售网点数量攀升至约1300间的高峰。金利来成为当时成功男士彰显身份和地位的不二之选。

当时间来到2025年,此时本土服装品牌已蓬勃崛起。本地品牌凭借“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打开了年轻人休闲时尚服装的蓝海——海澜之家通过“男人的衣柜”这一精准定位,以丰富的产品和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七匹狼塑造独特的“狼文化”,风格独树一帜……这些品牌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面对国内服装品牌的此消彼长,金利来暴露出经营策略和品牌管理的弱点。业内人士认为,金利来在产品创新方面,设计更新速度缓慢,未能及时跟上时尚潮流快速变化的步伐;在品牌形象塑造上,金利来未能成功实现年轻化转型,品牌形象逐渐老化,与当下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严重脱节。尽管金利来也曾尝试推出一些年轻化的产品线,但在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方面力度不足,未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在渠道拓展上,金利来主要依赖传统的商场专柜和专营店销售模式。在电商迅猛崛起的时代浪潮下,其线上渠道布局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强大优势扩大销售规模和提升品牌影响力。近年来,金利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下滑,终端销售点数量也不断减少,走向退市的结果成为必然。

一部中国服装行业变迁史

金利来的兴衰历程,宛如一部微缩的中国服装行业变迁史,深刻映照出大时代浪潮对企业发展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消费市场尚处于蒙昧初开的阶段,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消费欲望被悄然点燃,然而市场上高品质、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却近乎空白,宛如一片亟待开垦的商业沃土。金利来搭乘着港资品牌的东风,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赢家。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愈发紧密相连,中国服装市场蓬勃发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凭借丰富多元的产品线、领先的时尚设计理念,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年轻一代深受互联网文化、国际潮流文化的熏陶,追求时尚、个性、多元的着装风格,而金利来却因过度依赖传统的商务风格,产品设计更新缓慢,未能及时顺应这股时代潮流,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对于当下的服装企业而言,金利来的起伏经历无疑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启示录。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时代,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

文丨记者 彭纪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