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跳出”保温杯 狗鱼变身小零食——新疆地理标志产品“七十二变”闯市场

时间:2025-04-21 11:27: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璇)日前,随着精河枸杞、策勒红枣、博湖辣椒、霍城薰衣草等4个产品通过审查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共有地理标志产品44个,地理标志商标104个,助力新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4月20日,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新疆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新疆地理标志产品展示区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鲜枸杞原浆、枸杞干、枸杞饮料、枸杞酒……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展区,琳琅满目的枸杞精深加工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平衡和健康养生观念与日俱增,枸杞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随着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日益兴起,滋补养生也正成为年轻人的“刚需”,为枸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让精河枸杞“跳出”保温杯。

“近年来,博州高度重视‘精河枸杞’品牌建立,不断探索种植、销售新模式,形成了一套成熟、健全的枸杞产业体系,不断发挥地理标志品牌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助力精河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展位负责人张雯说,“精河枸杞”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后,成为博州唯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几年,精河枸杞从品牌化发展初始的1个品牌、两种品种,已经发展至现在的23个品牌、40余种衍生产品,品牌知名度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也提升了。

香辣味、泡椒味、橘香味、经典香酥味……在阿勒泰地区的展位上,各种独立小包装的狗鱼块让不少品尝者直呼“真香”。

“阿勒泰狗鱼、大果沙棘都是地理标志产品,我们今天带来了十几种相关产品,产品种类细分很丰富。”展位负责人曹迪说,阿勒泰大果沙棘以其酸甜可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消费者喜爱,狗鱼肉质细嫩洁白,深受人们喜爱,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这些地域美食,许多公司对产品的口味、形式进行了创新,结合当下消费者的消费喜好,打造口感更好、包装更轻便的零食系列。

“肉质紧实有嚼头,还有多种口味可选择,这款狗鱼小零食太适合日常解馋食用了。”参观者马杉说。

在喀什地区展位上,独立包装的杏干、无花果冻干脆、伽师新梅干等,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品尝。

“无花果干和新鲜无花果我平时都挺喜欢吃的,无花果冻干脆还是第一次吃,味道不是很甜,咬起来很脆,好吃。”参观者李晨说。

“我们根据现在消费者健康饮食的新需求,在对果干类产品进行加工时,提升了加工工艺,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少甜少糖。”展位负责人陈波说,喀什地区现在已有7个地理标志产品,目前新梅也已通过初步认定,各种地理标志产品的种类日渐丰富,对提升当地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帮助,对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增添了动力。

近年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推动地理标志运用促进为抓手,着力打造“立法保障+技术升级+融合发展+协同保护”的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区域品牌,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有力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阿依努尔・阿不都如苏里说,依托新疆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该局全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工作,今年将继续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积极争取相关资金,与援疆省(区)市建立新疆地理标志产品推广运营中心,帮助这些产品“走出去”,成为新疆的新“名片”。

多说一句:新疆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一颗枸杞“跳出”保温杯化身原浆饮品,冷水鱼变身便携零食,沙棘果从枝头走进生产线成为高端保健品…… 在新疆地理标志产品的“七十二变”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产品的华丽转身,更是一条以地理标志为支点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44个地理标志产品与104个地理标志商标共同构筑起新疆特色产业的“护城 河”,正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地理标志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其破解了传统农业“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局。精河枸杞从单一干果到4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的蜕变,阿勒泰狗鱼从地域特产到网红零食的跨越,揭示着产业升级的本质逻辑:在标准化生产保障品质的基础上,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依托品牌化提升附加值,最终实现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价值跃升,形成“地理标志+”的产业辐射效应。

当策勒红枣、博湖辣椒等越来越多的新疆农产品带着“身份证”走向全国时,其承载的不仅是风味,更是 整个产区的信誉背书。

用好用活地理标志这把“金钥匙”,就能打开资源禀赋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通道,这或许正是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带给乡村振兴的最大助力。 (全媒体记者王璇)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