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疗愈式漫游”正热 沉浸式体验激活清明文旅消费

时间:2025-04-03 09:14:00

人民网记者 杨虞波罗

在宋潮不夜城来一场沉浸式夜游、到大理洱海边体验扎染围炉煮茶、到洛阳牡丹花会融入当地民俗表演……今年清明假期,个性化的“疗愈式漫游”正热,游客更注重沉浸式文化体验和慢节奏的疗愈之旅。

3月29日,游客在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赏花游玩。新华社记者 齐芷玥摄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游客出行需求旺盛,文旅消费呈现高质量增长趋势。携程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预订清明假期周边游的订单量环比增长136%;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云贵两省县域文旅增速均超70%,位居全国前列;飞猪数据显示,近一周竹海、草原、森林、景观步道等自然风景类景区的门票预订规模均同比增长超100%;途牛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国内长线深度游出游人次占比33%。

记者观察发现,近年来,“疗愈式漫游”逐渐兴起,游客可以通过沉浸式自然体验、艺术创作或心理引导,在青山绿水之间舒缓压力、修复情绪。清明假期,不少游客也将奔赴一场疗愈之旅。

在四川剑阁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拥有300里古蜀道和7778株千年古柏,游客漫步在青石板路,感受古柏的历史沧桑,体验森林冥想和自然对话,享受“森林浴”的身心净化。

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百花齐放各展风姿,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来这里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旅居”,不少绘画爱好者都会在这里长住一段时间,用画笔定格“植物王国”在自己眼中的美好瞬间。

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这里以“医旅融合”为特色,通过整合国际顶尖医疗资源与海南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医疗+旅游”一站式服务。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膝关节治疗与槟榔谷文化体验、热带水果簸箕餐等特色活动,实现医疗与休闲双重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清明假期旅游趋势体现了消费升级与文旅深度融合,传统文化通过创意表达焕发新生,沉浸式体验重构旅游业态,而“疗愈式漫游”则反映了现代人对身心平衡的追求。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