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公安局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专区设立服务企业专窗、强化政策宣传、优化办事流程等举措,全力打造便捷、高效、规范的涉企服务新体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切实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耗时长、流程繁”等问题,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设立“涉企服务”
专窗政务服务做“加法”
深入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警务理念,在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服务企业专窗,企业需要办理涉及车驾管、户籍、禁毒、治安、网安等业务全部集中到一个窗口受理,为企业提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秉持“一网通办、全程在线”理念,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加急服务”等特色服务内容,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办理紧急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做到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快捷。开通公安政务服务热线,实现“一个号码统一接听,一支队伍专业解答”,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天候暖心服务。
畅通企业办事通道
优化创新做“减法”

企业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服务于企业、让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一网通办”提质增效,依托“聊城微警务”,实现涉企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企业可通过平台提交材料、查询进度、下载电子证照,减少跑动次数;二是开设紧急需求“绿色通道”。针对企业紧急商务出行、跨境贸易等需求,提供出入境证件加急办理、外籍人才签证便利等服务,保障企业国际业务畅通。2025年2月27日下午4时许,山东高速职工王某某、秦某某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神色慌张的咨询是否可以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业务加急事宜,经工作人员耐心了解,得知单位已定好行程,出发在即,情况特殊。值班辅警王志刚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并与市级出入境领导沟通协调二人诉求,得到上级领导批复后,承诺申请人在三个工作日内将二人办理的出入境业务办结,申请人表示非常满意,称赞东阿公安为人民的好公仆,做到了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推动政策精准直达
服务宣传做“乘法”

线上通过“东阿警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办事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依托山东微警务、山东政务服务系统、“爱山东”APP、聊城微警务、交管12123等服务平台,实现了户政、车驾管、禁毒等69项简易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不见面、零跑腿、办成事”成为现实。线下主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针对“电子证明”的社会化应用程度不高,有些部门在群众办理业务时对电子证照不认可等情形,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电子证照普及率及认可度。同时以全省公安电子证照库建立为契机,将公安机关历史证明材料电子化,与全省统一电子证照库实现对接,实现货车通行证在线申领、自助打印,同步生成电子证明信息。今年以来,“全程网办”业务200余项次,其中依托“聊城微警务”办理平台,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1500余份,边境管理通行证100余份,办理交驾管相关业务300余次,服务货车司机100余人次,在线开具临时身份证明200余份。
着眼科技赋能
延伸服务做“除法”
配置户政、出入境、车驾管自助服务设备,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时空、全方位24小时无缝隙便利服务,着力解决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实际问题。目前全县已布设5处“智慧无人警局”,实现了城乡居民自助办的全覆盖。为更好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东阿广场建成了一处高标准警务工作站,该工作站在融合应急处突、巡逻防控、警情处置、咨询服务等业务的基础上,着力推出“户籍+”业务进驻工作站,将新城派出所户籍业务全部进驻,真正实现“一站式、一窗式”全域通办、全省通办、全国通办、全天通办,同时购置了户政、出入境、车驾管自助设备,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天候24小时服务群众“不打烊”,将便民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构建“1+1+10+N”的服务新模式,即1个政务服务中心为主,1个警务工作站为辅,10个派出所延伸,多个社会代办点补充。群众可以自主选择就近办、一次办、帮办、捎办各项业务,全力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圈。同时有条件的派出所实行了“户交融合、通办延伸”,即交警服务事项与派出所户籍窗口整合进驻,一窗通办多项业务,从人员管理、设备采购、业务指导、权限设置、日常培训等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原交警中队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户籍窗口,中队不再单设对外窗口。所有进驻事项和人员由户籍民警统一管理和监督,各交警中队确定1名民警负责日常业务指导培训。“户交融合”后,消除以往镇(街道)公安交警业务“多点办”“分散办”的弊端,实现了基层公安工作的提档升级,最大程度满足群众“一站式”“就近办”的服务需求。
服务企业专线电话:0635-7176089
(陶春燕 耿淑芹 王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