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文教基金会“大九学堂”青年学生4月4日结束了为期8天的山东参访行程。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向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表示,通过参观台儿庄战役的遗迹,台湾青年深受感动,为先烈们抵御外侮时展现出的团结与无畏的精神所震撼。
这是“大九学堂”学生继2月中旬参访北京后,再次来到大陆。30名台湾青年到访山东多地,在曲阜参加了2025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在泰安登泰山,还前往枣庄参观了解抗日战争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的历史。

台儿庄古城是大陆第一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大九学堂”一行先后参观了关帝庙、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运河奏疏展馆、天后宫等地。参观时适逢清明节前夕,参访团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办隆重的敬献花篮仪式,萧旭岑和青年学生向大战纪念碑敬献鲜花,表达对抗战英烈的深切缅怀与敬意。
萧旭岑介绍,近两年马英九先生每次来大陆参访,只要有与抗战有关的地点,都希望能够安排台湾同学去看看。他们曾先后参访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重庆的张自忠烈士陵园、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此行到访山东,他们便特地安排了这一行程。
萧旭岑说,近20年来在民进党当局主导下,岛内课纲中关于抗日的内容比过去减少了很多。“大九学堂”同学有一些知道台儿庄战役,但多是因为对历史感兴趣自己了解的,并非从课本中学到,还有一些同学是来了之后才知道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中国军队以伤亡3万多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万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全民族抗战的士气和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信心。1986年,第一部描写国民党军正面作战的电影《血战台儿庄》在大陆公映,唤起了海峡两岸人民对台儿庄血战的记忆。
“我看到一位年轻的殉职空军飞行员名叫何信。殉难前,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为何平,希望他以后记得和平的可贵,我非常感动。”萧旭岑说,他也告诉同学们要牢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他也很佩服大陆方面,历经这么多年依然努力地保留台儿庄战役这样正面战场抗战的遗迹,并收集和展示了许多抗战将士重要的遗物。参观时,萧旭岑为同学们做了讲解,大家都很感动。
参观过后,同学们告诉萧旭岑,在台儿庄古城看到真实的遗迹和珍贵的遗物,他们深深感受到先辈们为抵抗日本侵略展现的牺牲和奉献的精神,以及在抗战中不管属于什么党派,全体中华民族都团结起来、一往无前的气概。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身为台湾青年能够来到大陆,实地缅怀先贤先烈的付出和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他们感慨,整个中华民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渡过难关,这段历史应该被永远铭记。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