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如何发展高成长性消费?

时间:2025-04-24 01:03:00

朱克力(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冲击。面对外部复杂形势挑战,中国正以一场广泛而深入的提振消费行动为全球经济注入增长动能,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其实,今年以来我国就开始了多举措提振消费的工作。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包括“人工智能+”、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并将“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以技术创新赋能消费变革,更通过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为消费市场可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高成长性消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以“人工智能+”为例,其充分展现了技术驱动创新在高成长性消费赛道中的核心地位。人工智能并非简单地与各行业相加,而是借助其技术及互联网平台,与传统和新型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全新的发展生态。从智能家居中通过语音指令即可控制家电设备,到智能医疗中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再到智能教育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消费模式。虚拟试衣间利用3D建模让消费者实现“指尖换装”,不仅节省了试衣时间,还提供了更多搭配选择;智能浮潜装备借助AR技术为消费者还原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从DeepSeek到具身智能,这些创新应用从注重“技术溢价”逐渐转向聚焦百姓生活的“体验溢价”,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个性化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技术创新对消费场景的重塑和消费品质的提升。

低空经济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重要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娱乐方式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及消费级无人机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体验。乘坐小型飞机俯瞰壮丽山河、参与滑翔伞运动感受自由飞翔、操作无人机拍摄独特视角的画面,这些活动满足了人们对新奇体验、探索未知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与传统消费相比,低空消费更注重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所针对的是消费者在物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后,对于精神层面和独特体验的追求,填补了市场在这方面的空白。

高成长性消费赛道往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人工智能市场为例,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从企业到家庭,从办公到生活,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潜在用户群体极为庞大。在低空消费领域,尽管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低空领域逐步开放、相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参与到低空活动中。据相关预测,未来几年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市场规模有望实现大幅增长,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这些新赛道还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低空消费带动飞机制造、航空培训、旅游服务等产业,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以新消费需求牵引产业创新

首先,高成长性消费赛道的发展为消费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方面,新赛道带来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升了消费的品质和层次。例如,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家居产品,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消费者从传统的家电使用体验升级到智能化的家居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新赛道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从过去的标准化消费向定制化、差异化消费转变。在低空旅游中,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定制飞行路线,这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使消费市场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促进消费向更高水平发展。

其次,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新赛道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和生产,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消费级无人机产业为例,从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到销售、售后以及相关配套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同时,新赛道消费需求增长直接促进了消费市场繁荣,增加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空旅游的兴起,不仅带动航空产业发展,还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形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再者,高成长性消费赛道与产业创新紧密相连。为了满足新赛道的消费需求,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不断研发新的算法、模型和应用,以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这种创新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发展,也促进相关产业智能化升级。例如,制造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低空消费领域发展也促使航空技术不断创新,飞机设计更加注重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航空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推动整个航空产业创新发展,进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新兴消费赛道面临多重挑战

在“人工智能+消费”领域,尽管技术发展迅速,但部分应用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高。以扫地机器人为例,市场上许多产品在避障、路径规划以及清洁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完全满足消费者期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些车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尚不稳定;在低空消费中,无人机续航能力、信号稳定性以及低空飞行安全保障技术等也仍需进一步提升。技术成熟度不足导致产品质量和性能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使用体验,制约高成长性消费赛道快速发展。

例如,低空经济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低空飞行需要配套的起降点、导航设施等基础设施。但目前我国低空基建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需求。在一些旅游景区,缺乏专门的低空旅游起降点,限制了更多低空旅游项目的开展。同时,低空飞行的通信、导航、监控等保障设施也有待加强,亟需专门的数智化系统来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顺畅。在“人工智能+消费”领域,尽管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带宽不足等问题仍存在,影响了智能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效果。

对于一些新兴的高成长性消费赛道,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以低空消费为例,一方面,由于低空经济相对传统领域而言比较新,科普推广力度不足,许多消费者对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了解甚少,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认为低空消费属于高端、小众消费,存在安全风险,从而对其望而却步。在“人工智能+消费”方面,一些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存在担忧,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产品的普及。

新兴消费赛道的快速发展对政策法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低空领域,相关的飞行管理、安全监管、行业规范等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例如,对于消费级无人机的飞行空域、飞行资质等规定不够明确,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在“人工智能+消费”领域,涉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伦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还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扩大高成长性消费需多方协力

如何扩大高成长性消费?首先,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在人工智能、航空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提供激励性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例如,支持企业研发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提高智能产品性能和稳定性;加大对无人机电池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力度,提升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飞行安全性。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技术不断成熟,为高成长性消费赛道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低空消费方面,政府在加大对低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低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中。同时,加强低空飞行保障设施建设,完善通信、导航、监控等系统,确保低空飞行安全。在“人工智能+消费”领域,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力度,提升网络质量和带宽,为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普及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此外,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新兴消费赛道的宣传推广,转变消费者观念。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人工智能产品等的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新赛道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例如,举办低空旅游体验活动、航空运动赛事,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低空消费的魅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向消费者普及智能产品的功能和优势,消除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担忧。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引导消费者形成新的消费习惯,激发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高成长性消费赛道相关的政策法规。在低空消费领域,明确飞行管理规则,规范无人机、低空飞行器的飞行空域和飞行资质管理;加强安全监管,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低空飞行安全。以“人工智能+消费”为例,应完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在数据收集、使用、存储等环节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为新兴消费赛道的发展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的市场环境。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的支持新型消费、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的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能够激活市场增量需求。这些新赛道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克服技术、基础设施、消费观念和政策法规等方面挑战,实现新赛道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消费市场繁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