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就业市场,"灵活就业"已不再是新鲜词汇,但却依然囊括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特别是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保参保方式和待遇问题始终是大家挥之不去的迷雾。
灵活就业者应该如何参加社保?个人参保和单位参保有什么区别?参保是否会影响待遇?个人参保是否复杂?挂靠社保是否省心?这里为您解答。
“灵活就业人员”定义
首先,咱们来明确一下"灵活就业人员"所指的涵盖范围。依照《国务院办公厅支持各式渠道灵活就业的建议》所述,这一类人群主要包括个体户、非全职工作者及新型就业方式的工作者。

换句话说,假如你并非日常遵循传统的“早九晚五”工作制度,那么你很可能就是灵活就业人员之一。
身为灵活就业者,有哪些社保选择?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的选择。无论是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者还是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选择加入。
你需要承担20%的缴费比例,基数则在本省城镇单位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行选择。更灵活的是,你可以月缴、季缴、半年缴或年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是另一种选择。只要你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就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参与。每年按档次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等级每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参保地点可以选择吗?
放心,户籍限制已经不是障碍了。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开放了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的可能。
身份证(或居住证)、社保卡在手,轻松登门社保经办机构或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完成参保手续,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户籍问题而参保受限。
不只这些,遇到就业障碍的人员以及高校毕业两年内尚未就业者若取得灵活性就业,则可以领取社会保险补助。
补助金额将根据其灵活就业后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确定,并提供相应数额的补贴,通常补贴额不会超过实际支付社保费用的三分之二。
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待遇有打折扣吗?
绝对没有!无论是灵活就业还是企业职工,参与的都是同一个养老保险体系。换句话说,如果缴费年限、基数等条件相同,你和坐在办公室里的职员享有一样的待遇。

此外,转移接续社保也异常便捷——无论你是要从灵活就业转到企事业单位,还是反之,都可以实现“无缝衔接”。
那些关于补缴、买断社保的广告靠谱吗?
"交纳一次性3万,每月可得700元"、"不管是否之前缴过或社保断缴,皆有办法补交"……这样的“促销信息”通常被灵活就业者接收到。立刻认清现实,不要受骗!
根据官方规则,保险缴纳者需定期缴纳费用,达到相应条件后才可以领取退休金。那些宣称“只需花钱即可帮您解决社保缴纳问题”的说法都是虚假的,切勿上当受骗!
失业后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领不了失业金?
别急,待遇不影响!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期间,只要满足参保1年以上、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条件,即使正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也可以继续领取失业保险待遇。

灵活就业近2亿人口,社保问题牵动着无数家庭的未来。而政策的不断完善,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