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健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很多人都痛恨“班味”过重,可回归到朝九晚五的“打工”状态后,39岁的李挺(化名)却觉得很庆幸。4年前,他确诊胃癌中晚期,满腹腔都是腹水,“已经开始想如果我不在了……”
没想到,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李挺绝处逢生,如今马上要跨过关键的5年生存期。
胃癌位列全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其中超过80%的胃癌发现即中晚期。很多像李挺这样的患者在拿到诊断结果时,都会以为自己时日无多。中晚期胃癌患者是否无路可走,如何才能赢得一线生机?
“肿瘤治疗的方法已经从以前的手术、化疗等单一治疗模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多种手段合理利用,综合治疗,全程管理,即便中晚期胃癌患者也有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教授表示。

图片来源:图虫
35岁确诊中晚期胃癌
老婆求医生时他绷不住了
确诊胃癌的时候,从事IT行业的李挺才35岁,“人是蒙的,天都塌了,毕竟觉得自己还年轻,无论如何也不能和癌症沾上边。”
实际上,李挺生病也不是无迹可寻。早在2020年左右,他就时不时地胃部不适:早饭常常没胃口,吃一点就觉得恶心,不太咽得下。“当时觉得早上刚起来,吃不下也正常。”
2021年6月份,他体检做胃镜的时候查出萎缩性慢性胃炎,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他服用了几天对症药物,但没再去复查。“后来觉得肚子疼,有黑便,我觉得不太对,就去医院检查了。”
李挺还记得拿到检查结果时,医生的表情有些凝重,说:“这么年轻,怎么会这么严重?”
“我开始还强撑着,我老婆突然弯下身,拉着医生说:求求你,救救他……”李挺一下子就绷不住了,“当时说是中晚期嘛,我就觉得自己没救了。”
随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李挺找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徐志远。

“他是胃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伴随腹膜转移,有大量腹盆腔积液。”徐志远为他做了腹腔探查等一系列检查,表示李挺当时的病情不太乐观,但并非没有办法,“我们中心每年接诊很多种像他这样中晚期患者,有比较完善的诊疗方法。”
经过多次多学科讨论后,徐志远和团队为李挺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先腹腔化疗,再考虑手术切除,最后再联合巩固治疗。“他腹腔内有大量癌细胞,要先清除,再考虑手术,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生病后,李挺也多方了解,还去上海的医院咨询,“那边的专家说这个方案很适合我,还说徐主任在这方面治疗很有经验,也建议我就近治疗。”
腹腔内密密麻麻的肿瘤消失
他开始回归正常生活
随后李挺接受了腹腔热灌注化疗,腹腔内的肿瘤逐渐缩小,半年后,他赢得了手术机会。“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当时检查说我腹腔内的肿瘤几乎没有了,腹水也消失了。”
在此之前,李挺腹腔内的肿瘤像蛤蟆身上的凸起,大大小小,密密麻麻。
2021年年底,徐志远为李挺做了部分根治性手术,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
“接下来,肝胆胰胃内科的应杰儿主任给我做化疗+免疫治疗。”李挺的情况慢慢好转,治疗期间每次复查结果都让他惊喜:没有复发、没有转移。
大概两年半后,所有的治疗都告一段落。李挺渐渐回归正常生活,他重新开始上班,“很庆幸,我的生活还能继续。”
回顾这4年多的历程,李挺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治疗路上没有走弯路,“我一开始情绪非常低落,因为每个阶段的治疗都有效果,让我能看到希望,所以变得越来越积极。”
癌细胞缩小了就要手术吗
他们给出不一样的思路
“中晚期胃癌患者极容易发生腹腔转移、卵巢转移、肝转移等 ,我们多年前开始就聚焦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的方法,探索通过多种手段的内科治疗,帮助晚期胃癌患者降低肿瘤临床分期,获得手术机会。”程向东表示,当下肿瘤治疗的手段增多,但如何组合使用关乎到治疗效果。
让徐志远印象深刻的是一位50多岁的胃癌合并腹膜淋巴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为是晚期,不能手术。我们给她做了基因检测,找到了靶向药,三个疗程后评估肿瘤缩小了很多。”
接下去要怎么办?
有人可能认为癌细胞缩小,说明转化治疗成功,可以手术了,但徐志远和团队有不同的思考,“我们的目的不是手术,而是为了让她长久生存。她对药物敏感,从中获益,我们觉得可以继续用药。”
两年后(一年用药,一年停药观察),随访中发现患者胃部肿瘤又增大,这个时候需要外科介入了,徐志远为其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性胃切除术。
“我们追求的是让患者活得久,也活得好,治疗创伤小。这两年,她的生活质量有保证,也休养了身体,体重都胖了20多斤,最后真正需要手术时,也会比较耐受。”
在徐志远看来,这就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药物控制以后不是一定要手术,这不能模式化。因为手术毕竟有损伤,当下手术,可能患者术后抵抗力下降,出现转移。两年药效维持后,有了新的进展,再考虑手术也来得及。”
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
平均生存时间延长到30个月
徐志远解释,像李挺这样的腹膜转移患者,一般来说,生存周期可能只有一年左右,“但我们转好治疗后,最长的患者已经存活了10多年。包括肝转移、卵巢转移也是一样,我们之前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我们现在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27%左右,平均生存时间延长了30~36个月。”
以胃癌卵巢转移为例,传统治疗中,觉得卵巢转移后就没有了手术机会,会姑息治疗。
“卵巢是孕育生命的器官,它有天然的药物屏障,所以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我们研究发现,如果转移到卵巢的肿瘤超过5厘米,那么可以先切除卵巢病灶,再化疗,提高药物敏感性,肿瘤被控制后,再去处理胃部肿瘤。”徐志远说,单纯的卵巢切除腹腔镜下即可完成,能兼顾患者的身体,不影响后续治疗。
这一对胃癌卵巢转移患者的治疗模式在全国形成专家共识,得到广泛认可。
虽然综合治疗管理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两位专家都强调,提高胃癌生存率,最关键的是做好早诊、早治以及做好预防。
回溯生病的过程,李挺有两点觉得遗憾,一是最初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没有很用心地去治疗;二是他反思自己生病前的生活方式太不健康:经常熬夜到一两点,“不是一天两天,是好几年都这样”;因为工作忙,吃饭很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晚上八九点才吃晚饭,“饿到肚子疼。”
程向东也提醒大家,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出现反复胃痛、胃胀、打嗝、反酸等症状时,不要随便吃药来缓解,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40岁以上人群,最好能做一次胃镜检查,早发现早解决。”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王屹峰
编辑:周泽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