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霞
25日,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汇演(“八艺展”)在长沙开幕,台上台下,万千长沙少年,尽显翩翩风韵。
这是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之后的首次全国性中小学生美育盛会,也是对长沙市美育工作最权威的认可和肯定。
如果将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说得再具象一点,大概就是“长沙之地,钟灵毓秀,俊采星驰,少年儿郎,尤为出众”。
这是久久为功的教育呈现,更是千年湖湘文化滋养下,长沙美育厚积薄发之实。
长沙市现有高中及以下学校3744所,学生190.09万人,教职工15.76万人,是第二批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在长沙教育的广袤版图中,美育以独特魅力,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着长沙模式的美育工作体系,在全面浸润中完成育人使命。

长沙市实验中学舞蹈团原创作品《像花儿一样》荣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市教育局供图
政策支持 各方护航,美育兴长
花开之盛,必因根基之深。
长沙市委、市政府把“每个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写入长沙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长沙市印发《长沙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拥有1至2项艺术爱好。
在《关于促进长沙教育特色发展的实施办法》中,长沙明确学校特色项目、特色学校创建标准、经费补助比例及支出项目,实现经费可以用于人员奖励、加班、训练项目的重大突破,使艺术教学常规、教育科研、社团和艺术活动、特色创建、评价等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实施。
课程布局 多元绽放,量身定“课”
在长沙,美育不是选修课,而是成长的“必修课”。3744所中小学构建起“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实践体验”的立体培养体系,让每个少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舞台”。
具有长沙特色的《美育》地方教材,1-9年级共18册,免费发放至全市中小学,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这也是全国首创。
各区县、学校更是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全市300余所学校将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校本课程,如铜官窑陶瓷、浏阳花炮制作等20余项非遗技艺走进课堂,超12万名中小学生系统学习非遗知识,让少年们在一针一线、一唱一念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超过90%的学校开设了至少一门特色美育课程,学生参与度逐年攀升,美育的种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八艺展”同步推出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展示活动,用多种形式生动、立体展示美育改革创新成果。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平台搭建 均衡赋能,共育繁花
在长沙美育工作不是培育几棵“艺术大树”,而是要打造一片“艺术森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在开足开齐美育课程、配齐配强美育教师的基础上,从美育课堂、课程入手,打破传统美育教学局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享受到优质的美育资源。
目前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初步建成,常态化开展的校园艺术节、合唱比赛、书画展览、舞蹈会演等美育活动,如同一座座艺术的殿堂,吸引着百万名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参与率超过95%。每年定期举办的长沙市 “三独” 比赛,更是成为全市瞩目的文化盛事,百万师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追逐艺术梦想。
长沙还抓实评价改革,率先推行艺术中考,设置艺术兴趣、审美修养、艺术特长等评价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升高招生依据。艺术中考成绩、艺术增量评价作为区县、学校年终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工作,推动了美育可持续发展。
有最宽广的海,也有最拔尖的山。
长沙创新体艺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育机制。从2020年开始,与市体育局联合建立初中阶段体艺后备人才基地51个,设置体艺项目22个。2023年全市共遴选初中阶段体艺后备人才726名,共招收高中阶段体艺特长生1231人(学校招生总计划的5%)。通过创造性地设立艺术后备人才基地,严格把控选拔流程,最终构建了小初高一体化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名师养成 强师赋能,厚植美基
学科发展,离不开名师支持,名师因卓越专业能力与教学智慧,成为学科理念革新、教学方法优化、人才培养进阶的核心驱动力。
为了给美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长沙市印发《长沙市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实施细则》,为引进优秀体艺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投身长沙教育事业。同时,通过“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大力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美育教师。
美育教研也蓬勃发展,长沙美育老师们挖掘本地资源,与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非遗馆等合作,研发《博物馆里的美育课》《戏画西游》10余门公共美育课程,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美育体系。采取“1+N”的模式,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同步直播授课,实时互动,56所网络联校主校实现对乡村薄弱学校艺术教育全覆盖,实现名师引领和“强校带薄弱”“一校带多校”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城乡美育教育均衡发展。
长沙少年的 “美”,从来不止于艺术技能的娴熟,更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的格局与担当。
长沙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充分利用特色美育课程,将美育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增强对家乡、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真正做到 “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美养性,以美陶情,以美强志”。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美育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美育的受益者。”岁月荏苒,长沙少年,聚湖湘精华,做家国栋梁。